新春伊始,解放军台海实战练兵不停,一周内进行了两次“联合战备警巡”,为台海增添了一层紧张而诡秘的气息。这种背景下,岛内开始调整兵力部署,为最坏情况做准备。
解放军一周内两次“战备警巡”据台媒报道,继2月2日“联合战备警巡”后,解放军2月5日下午再度采取行动,大批战机与军舰现身台岛周边。
解放军出动的各型战机如歼-16、空警-500等,并伴以无人机编队.,其中23架军机越过所谓的“海峡中线”,进入台岛北、中和东部空域,引起岛内密切关注。

(解放军军机现身台岛周边)
从解放军过去的行动来看,“联合战备警巡”可以理解为一种舰机协同作战的演练。虽然烈度比大型环台军演低,但相比日常舰机绕台行动而言,同样意味着军事行动的升级。
解放军行动背后所影射出的是更大的战略考量。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上台,充满鹰派色彩的对华政策令整个亚太地区都感受到了一丝寒意。
特朗普竞选期内曾多次对台喊话,要求其增加军费,如今的台当局又热衷于以金钱换取美国所谓的保护,这或许意味着2025年的台海局势不会风平浪静。这种情况下解放军自然要早做准备。

(特朗普曾喊话台湾交保护费)
台湾亮出两个动作,以应对解放军面对解放军越来越成熟的作战能力,台当局采取了两大措施,包括在台北部署陆战队第66旅,加强机场防御,以及计划购买来自美国的E-2D预警机,以期提升军事信息获取和应对能力。
台北一直被“台独”武装视为防御的核心。台当局将陆战队第66旅调到了台北市区,以应对潜在的空中和地面威胁。
与此同时,“台独”武装对于机场防御的加强同样不遗余力,目的就是在发生冲突时能够第一时间应对解放军的攻势。

(台湾调整军事部署)
值得一提的是,新装备的引入也不能忽视。台湾这次瞄准的是美国E-2D预警机,这种装备被认为能够极大提升战场上的信息优势。据悉,该预警机拥有长达550公里的探测范围,并能实时跟踪目标,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战略价值上都予以“台独”武装“盲点补丁”的作用。
然而,是否能够真正为台湾带来安全感,恐怕还要画个问号。与普通战斗机不同,预警机在起飞前需要进行复杂的准备。一旦台海冲突爆发,在解放军强大的海空火力下,这些“千里眼”恐怕来不及离地升空,就变成了活“靶子”。
因此,台当局单靠这一种装备,想要打破当前形势下的僵局,显然是过于乐观了。

(E-2D预警机)
解决台湾问题,解放军准备愈发充分经过多年的发展,解放军军事实力的提高令人侧目。特别是在快速投送能力上,解放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。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庞大的运-20运输机队伍能够随时出动,还在于战术上的灵活性和高效性。它们可以迅速将兵力和物资投送到指定地点,以更好的应对未来潜在的冲突。
总体而言,尽管台湾作出了防御部署,但其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。如同一盘棋局,从战略布置到具体执行,每一步都需要权衡利弊,确保每个行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——在这场看似无声的较量中,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代价。

(运20)
对于这种复杂的国际博弈,台湾需要的不是采购大量美制武器,更重要的是早日认清局面,回归祖国的怀抱,一意孤行向美国缴纳高额“保护费”,最后只能引火烧身。